首席律师我们的团队>>

王磊律师专职律师,上海市浩锦律师事务所刑事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申法律师团队创始人,执业数年来,担任过各类刑事案件辩人。具有丰富的刑辩经验,参与多起重大及特别重大的刑事案件辩护和代理。获得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 电话:13651789668 (微信同号)
  • 手机:13585805178 (短信勿扰)
  • Email:332566554@qq.com
  • 地址:浦东川沙路5278号
  • 罪名解析

    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发表时间:2018-11-27     阅读次数:     字体:【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


    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未遂?
    下一篇:如何认定强奸罪?